欢迎您来渝中区人才网

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场薪闻 > 职场资讯 > 政策法规 >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市渝中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技能型社会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市渝中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技能型社会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作者: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时间:2022/8/18 阅读:306次

区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管委会、街道办事处,有关单位:

《重庆市渝中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技能型社会建设工作方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713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市渝中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技能型社会建设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重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意见》(渝府发〔202135号),发挥本地区职业教育在技能型社会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渝中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技能型社会建设,探索技能型人才强区的新路径,全力打造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都市,为建设重庆职业教育服务创新发展示范区和具有全市乃至全国影响力的现代服务业引领区、历史文化传承区、创新开放窗口区和美好城市示范区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深化技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紧扣以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为引领,携手向着更加美好的教育再出发主题,进一步发挥本区职业教育在技能型社会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区域内职业教育对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适应性、支撑力和贡献度,大力促进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培养更多更好技能人才,为技能强区提供人才保证。

(二)工作目标。十四五期间,建成1-2所国家级优质中职学校和3-6个国家级优质专业。到十四五末,全区技能人才达到20万人以上,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比例达到30%,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达到32%以上。技能人才供给与未来五年渝中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需求的匹配度显著提升,形成技能人才辈出、工匠云集、大师荟萃格局,基本建成技能型人才强区和主城都市区技能人才高地,有力推动渝中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实施举措

(一)推动职业教育纵向贯通发展。发挥区域内中等职业教育基础作用,坚持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致相当,建成市级优质中职学校2所,争创国家级优质中职学校1-2所。推动中职学生升学比例达到60%以上。推进技能人才衔接培养,支持开展长学制人才培养。

(二)促进不同类型教育横向融通发展。推动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融通,支持区域内职业学校成为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职业启蒙教育的重要阵地,在普通高中生涯教育中增加职业教育内容。推进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融通,在社区教育学院(渝中区电大)、老年大学开展人文素养、生活技能、职业技能等培训,参与职业教育服务终身学习质量提升行动,促进职业教育与开放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协同发展。参与建立重庆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参与建立学习成果积累和转换制度,促进职业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相互衔接。

(三)实施技能人才选拔评价制度。实施区域内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录取办法,按照办学条件分专业核定招生计划,坚持推进学生自主网上报名、市级统筹宏观管理、学校依法依规录取的运行体制,探索依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的录取方式。结合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办法,组织区域内中职学校高三年级学生参与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招生考试,落实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入学政策参与推进技能人才评价体制改革,健全以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等为主要内容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参与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的技能人才评价方式,贯彻落实符合技能人才特点的职称评审与职级晋升制度。

(四)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立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构建以职业院校、行业企业、职业培训机构等为主要载体,以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创新培训为主要形式的组织实施体系,建立完善覆盖区域内全体劳动者、贯穿学习工作终身、适应就业创业和人才成长需要的培训制度。加大重点群体职业技能供给,不断提升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老年人、残疾人、退役军人等群体的生活技能、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落实区域内中职学校法定培训职责,支持中职学校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和社会化培训,中职学校年培训人次不低于在校生的2倍。对承担职业技能社会培训的中职院校,按照职业技能培训收入的一定比例追加当年绩效工资总量,追加的总量实行单列管理,并实行定向分配,向培训教师倾斜。允许中职院校将一定比例的培训收入纳入学校公用经费,学校培训工作量可按一定比例折算成全日制学生培养工作量。

(五)创建职业教育服务创新发展示范区。在全市一区两群职业教育布局的基础上,创建职业教育服务创新发展示范区,围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优化区域内中职学校布局,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服务西部(重庆)科学城等重大项目建设,增强职业教育对支柱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

(六)提升产教融合专业建设水平。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找准专业建设路径方向,依托两所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根据重庆市技术技能人才供给和产业人才需求白皮书,打造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职业教育专业体系,绘就区域和双城产教对接谱系图,支撑渝中区现代金融、高端商贸、文化旅游、信息服务、健康医疗和专业服务等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推动双城职业教育专业体系共建共享,力争专业设置与区域重点产业匹配度达到90%。高度关注区域与双城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态势,提升产教融合专业建设水平,找准专业建设路径方向,重点构建完善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旅游和康养服务等三大专业课程群,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完善专业设置认证、质量评价、预警调控等机制。

(七)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互利共赢。深入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国家级、市级中等职业教育双优建设项目实施为契机,坚持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相适应,主动探索实践应对技术变革、产业优化升级的、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重点聚焦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信息化资源建设、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和“1+X”证书建设等。建立一批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校企共建2-3个适切新技术、新产业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和1-3个职业教育集团或职教联盟,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八)实施办学条件提升专项行动。改善区域内中职学校办学条件,统筹职业教育资源,在区域内中等职业学校全部达到国家设置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档升级。推行常态化职业教育办学条件监测与评价,定期向社会公布监测评价报告。提升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充分运用大数据智能化手段,大力实施教育信息化2.0”建设行动,建设智慧校园创新示范项目,推动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九)实施教师水平提升专项行动。优化区域内中职学校教师编制岗位,规范落实中职学校用人自主权,根据公办职业学校特点核定教职工编制。按规定双优计划中职学校给予岗位政策倾斜,提升相关职业学校高级和中级职称岗位占比。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支持校企共建示范性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等,扩大双师型教师队伍规模,双师型教师在专业教师中的占比达到70%以上,建设1-2个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实施双导师特聘计划,推动校企人才双向流动。改革中职学校教师评价机制,制定双师型认定、聘用、考核标准。推行专兼职教师制度,完善教师在职培训和企业实践制度,区域内职业学校可根据需要和条件自主招用企业技能人才兼职任教。积极参加巴渝工匠2025”行动计划,力争培养一批重庆技能大师、全市技术能手、青年技能之星等高技能领军人才。

(十)实施人才质量提升专项行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力开展四史教育,不断增强职业教育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大力推行德技并修的职业教育育人模式,注重学生工匠精神和精益求精习惯养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依据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指导方案,逐步建立重点(特色)专业教学标准与实施机制。深入推进·二分段制”“五年制中高职对口衔接人才培养改革,构建完善的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整体提升中等职业学校育人质量,确保人才贯通培养高通过率,回应社会民生关切。全面实施三教改革,推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促进知行合一,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运用市级职业教育评估平台,深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改革。

(十一)参与成渝地区职业教育协同发展。主要抓好重庆市渝中职业教育中心与四川省成都市财贸职业高级中学校、四川省成都石化工业学校,重庆市工业学校与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理工技师学院的协同发展工作。参与成渝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建立健全成渝职业教育定期会商机制,在资源共建共享、干部互派、师生交流、学生就业等方面密切合作,共建川渝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示范区,探索一体规划、成本共担、利益共享的职业教育区域协同发展新模式。

(十二)推动职业教育全面融入乡村振兴。支持区域内重庆市渝中职业教育中心与巫溪县、秀山县,重庆市工业学校与城口县、酉阳县开展对口帮扶和校际协同发展工作。鼓励渝中职业教育中心、重庆市工业学校与市内外优质高职院校开展深度合作。鼓励区域内中职学校与市内具备条件的优质高职院校、具备办学实力的优质企业共同组建乡村振兴学院,助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鼓励中职学校招收农村初中高中毕业未升学人员、在乡农民和返乡农民工等,培养一批扎根乡村的技能人才。

(十三)推动职业教育服务绿色发展。支持区域内职业学校与长江沿线有关学校协同开展长江经济带绿色产业发展趋势研究,共同开展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工作。服务绿色技术产业发展,鼓励区域内职业学校师生通过实习实训等方式,深入相关企业开展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学习实践活动。

(十四)提升职业教育对外开放水平。稳步推进德国企业和院校在区域内开展职业教育有关试点工作,深入推进重庆(渝中)中德双主体行业学院工作。鼓励区域内中职学校参与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等重大赛事。加快推进中文+职业技能项目建设任务,积极开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向泰国、巴基斯坦等国家提供中文+职业技能服务。深化职业教育对外交流合作,按规定引进国内外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和优质企业来辖区内开展职业教育合作。参与实施重庆市人民政府外国留学生市长奖学金丝路项目,支持鲁班工坊、海外职业教育培训中心等建设,推广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标准和示范课程。

三、工作保障

(一)强组织领导。建立由渝中区人民政府区长担任组长,渝中区人民政府分管副区长担任副组长,渝中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推动渝中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技能型社会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有关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渝中区教委,负责有关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区教委主任担任。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技能型社会建设试点有关工作情况,纳入渝中区人民政府对各部门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重要内容,区域内各中职学校要制定本校职业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报送渝中区教委备案。

(二)强化政策支持。将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技能型社会建设试点有关工作,纳入渝中区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重要任务。教育经费适度向职业教育倾斜,适时提高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建立健全与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培养成本、办学质量相适应的财政投入机制,支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期间,区级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发展资金确保两个只增不减。渝中区将技能公共服务设施纳入基础设施建设范围,将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经费纳入政府人才工作经费预算。

(三)营造良好环境。充分发挥渝中区中华职业教育社以及相关职业教育研究机构、职业教育学会协会等作用,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库支持和决策参考。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落实职业教育毕业生平等就业政策,稳步提高技能人才收入水平和地位。积极参与每年5月份举办的重庆职业教育活动月活动,讲好职业教育故事、唱响职业教育旋律,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和影响力。采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重大意义、成功经验、典型案例,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尊重技能、崇尚技能、学习技能的浓厚氛围,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附件:工作任务清单

附件

工作任务清单

序号

工作任务内容

牵头单位

责任单位

1

“十四五”期间,建成1-2所国家级优质中职学校和3-6个国家级优质专业。

区教委

区教委、区人力社保局等

2

到“十四五”末,全区技能人才达到20万人以上,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比例达到30%,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达到32%以上。

区人力社保局

区人力社保局、区教委

3

建成市级优质中职学校2所,争创国家级优质中职学校1-2所。推动中职学生升学比例达到60%以上。

区教委

区教委、区人力社保局等

4

支持区域内职业学校成为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职业启蒙教育的重要阵地,在普通高中生涯教育中增加职业教育内容。

区教委

区教委、区人力社保局等

5

推进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融通,在社区教育学院(渝中区电大)、老年大学开展人文素养、生活技能、职业技能等培训。

区教委

区教委、区人力社保局等

6

参与建立重庆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参与建立学习成果积累和转换制度,促进职业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相互衔接。

区教委

区教委、区人力社保局等

7

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录取办法,探索依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的录取方式。

区教委

区教委

8

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立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加大重点群体职业技能供给,落实区域内中职学校法定培训职责。

区人力社保局

区人力社保局、区教委等

9

创建职业教育服务创新发展示范区,优化区域内中职学校布局。

区教委

区教委、区人力社保局、区发改委等

10

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力争专业设置与区域重点产业匹配度达到90%。

区教委

区教委、区人力社保局等

11

建立一批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校企共建2-3个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和1-3个职业教育集团或职教联盟。

区教委

区教委

12

开展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试点,深入推进“1+X”证书建设。

区教委

区教委、区人力社保局等

13

改善区域内中职学校办学条件,在区域内中等职业学校全部达到国家设置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档升级。

区教委

区教委、区发改委等

14

推行常态化职业教育办学条件监测与评价,定期向社会公布监测评价报告。

区教委

区教委

15

实施“教育信息化2.0”建设行动,建设智慧校园创新示范项目。

区教委

区教委

16

规范落实中职学校用人自主权,根据公办职业学校特点核定教职工编制。

区教委

区人力社保局、区教委等

17

按规定对“双优计划”中职学校给予岗位政策倾斜,提升相关职业学校高级和中级职称岗位占比。

区人力社保局

区人力社保局、区教委等

18

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支持校企共建示范性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等,扩大“双师型”教师队伍规模,“双师型”教师在专业教师中的占比达到70%以上,建设1-2个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实施“双导师”特聘计划。

区教委

区教委

19

制定“双师型”认定、聘用、考核标准。 探索将企业实践、社会培训工作量等纳入职业院校教师业绩考核指标,完善教师在职培训和企业实践制度。

区教委

区教委、区人力社保局等

20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开展“四史教育”。

区教委

区教委

21

全面实施“三教”改革,推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

区教委

区教委

22

参与成渝地区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建立健全成渝职业教育定期会商机制,在资源共建共享、干部互派、师生交流、学生就业等方面密切合作,共建川渝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示范区,探索“一体规划、成本共担、利益共享”的职业教育区域协同发展新模式。

区教委

区教委

23

重点支持重庆市渝中职业教育中心与四川省成都市财贸职业高级中学校、四川省成都石化工业学校,重庆市工业学校与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理工技师学院的协同发展工作。

区教委

区教委

24

鼓励中职学校开展校际对口帮扶,鼓励渝中职业教育中心、重庆市工业学校与市内外优质高职院校开展深度合作,鼓励区域内中职学校与市内具备条件的优质高职院校、具备办学实力的优质企业共同组建乡村振兴学院。

区教委

区教委

25

鼓励中职学校招收农村初中高中毕业未升学人员、在乡农民和返乡农民工等。

区教委

区教委、区人力社保局

26

支持区域内职业学校与长江沿线有关学校协同开展长江经济带绿色产业发展趋势研究,共同开展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工作。

区生态环境局

区教委、区生态环境局等

27

鼓励区域内职业学校师生通过实习实训等方式,深入相关企业开展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学习实践活动。

区教委

区教委

28

稳步推进德国企业和院校在区域内开展职业教育有关试点工作,深入推进重庆(渝中)中德双主体行业学院工作。鼓励区域内中职学校参与“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等重大赛事。积极开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职业教育交流合作。按规定引进国内外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和优质企业来辖区内开展职业教育合作。

区政府外办

区教委、区政府外办等

29

将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技能型社会建设试点有关工作,纳入渝中区“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重要任务。

区教委

区教委

30

教育经费适度向职业教育倾斜,适时提高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建立健全与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培养成本、办学质量相适应的财政投入机制。“十四五”期间,区级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发展资金确保“两个只增不减”。

区财政局

区教委、区财政局等

31

充分发挥渝中区中华职业教育社以及相关职业教育研究机构、职业教育学会协会等作用,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库支持和决策参考。

区教委

区教委、区人力社保局、区中华职教社等

32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落实职业教育毕业生平等就业政策,稳步提高技能人才收入水平和地位。

区教委

区教委、区人力社保局等

33

积极参与每年5月份举办的重庆职业教育活动月活动,讲好职业教育故事、唱响职业教育旋律,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尊重技能、崇尚技能、学习技能的浓厚氛围,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区教委

区教委、区人力社保局、区委宣传部等

备注:区级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能职责推动各项工作。

文件下载: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市渝中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技能型社会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doc


来源: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热门推荐